人民日報記者 王偉健 李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精準支持科技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提升基礎研究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財政如何發力?更多財政資源投向關鍵領域,如何優化支持模式,強化政策協同?本報記者日前赴江蘇、廣東進行了采訪。
加大投入力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各地對基礎研究持續增加投入,涵養創新源頭活水。
在南京紫金山實驗室,多個科研團隊爭分奪秒展開科技攻關。建成我國通信與信息領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突破首個光電融合廣域確定性網絡技術,實現跨1萬公里50微秒的時延抖動控制;構建了首個端到端6G綜合試驗平臺……這家科研機構成立6年來取得一系列重要創新成果,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實驗室已處于穩定投入階段,各級財政大力支持,給予了充分又高效的經費保障。”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助理野永東告訴記者。
“2024年省本級財政安排科技支出增長9.8%,保持了較高增長。”江蘇省財政廳副廳長孫風說,2024年,江蘇省財政設立24.8億元的基礎研究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省基礎研究重大項目、重點領域省基礎科學中心建設和省自然科學基金。
財政政策精準發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助力產業創新、推動產業鏈躍升。
“買車送飛行器,自動飛行和規劃航線……”走進位于廣州市的廣東匯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展廳,一輛頗具科幻感、尾艙中停放雙人飛行器的6輪汽車映入眼簾。公司副總裁仇明全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生產的首款計劃量產的飛行汽車,今年底面向消費者預售。”
“發展初期,企業得到了廣州市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解決了資金問題,增添了闖出一片天地的信心。如今我們擁有超700項專利,70%為發明專利。”仇明全說。
“布局未來產業,廣州財政‘投早投小’,支持搶占無人駕駛汽車、藍色能源、生物制造等新賽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廣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財政部門綜合運用資金獎勵、項目補助、減稅降費等多種方式,引導培育經營主體。
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加快各種創新要素的高效整合,財政政策發揮關鍵作用。
江蘇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該省對財政資源按“點、鏈、群”創新版圖精準投放:
強“點”——自2022年開展智改數轉三年行動以來,省財政綜合運用“免費診斷+有效投入獎補+貸款貼息”惠企政策措施,已支持全省企業開展智改數轉免費診斷超4.3萬家,實施“智改數轉網聯”改造項目約5萬個,近2萬家企業完成改造項目;
聚“鏈”——2024年,整合設立省級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40.74億元,聚焦產業創新、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服務體系建設等四大方向,支持打造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
集“群”——2024年,設立發展與改革專項資金12億元,聚焦5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10個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以及10個引領突破的未來產業集群,支持5個設區市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示范,加快培育產業鏈條完備、產業特色鮮明、領先優勢突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廣東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省財政安排100億元科技專項資金,圍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關鍵環節、重點項目,創新資金使用分配和管理。
“撥投結合”,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
很多具有前瞻性、戰略性但處于萌芽期的創新項目,資本或因擔心風險不愿投,或者要求對項目擁有控制權而導致雙方談不攏。難題何解?成立于2013年的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為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幾年前,在蘇州創業的顧星希望與江蘇產研院合作,他提出當時看來很苛刻的條件:需要一個億的資金支持,而且團隊必須絕對控股。江蘇產研院院長劉慶說,為了讓顧星的項目順利落地,產研院采取了“撥投結合”的財政資金投入方式。
所謂“撥投結合”,就是對于優質項目,前期由產研院和地方政府以科研經費的形式予以支持,按節點進行驗收并撥付經費,讓團隊專心去研發攻關;在項目進展到市場認可的技術里程碑階段、進行市場融資時,則將前期的項目支持資金按市場價格轉化為投資,再參照市場化方式進行管理和退出。
在江蘇產研院的幫助下,顧星團隊成立了蘇州漢驊半導體有限公司,成功搭建全國首個多維度氮化鎵大型技術平臺。
目前,江蘇產研院已建成先進材料、能源環保、信息技術、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五大領域81家研發載體。其中,半導體封裝技術研究所成為全國領先、國際一流的半導體封測先導技術研發中心;數字制造裝備與技術研究所誕生了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葉片高效智能加工等關鍵裝備技術;比較醫學研究所成為江蘇產研院首家獲批上市的專業研究所。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韓鳳芹認為,這一機制由財政資金承擔項目早期研發風險,通過“撥投結合、先投后股、適度收益、適時退出”的模式,以財政資金有效補位市場失靈環節,支持早期項目跨越成果轉化的“死亡之谷”,對于推動顛覆性技術創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意義。
在廣東惠州,由東江實驗室參與研發的新一代醫用重離子加速器正在建設,這一治療實體腫瘤的尖端利器正是基于核物理領域的基礎研究設備——重離子加速器而誕生。
“實驗室目前建設了11個重大科研平臺,實現多項原創性引領性突破。”東江實驗室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王玥說,惠州市在東江實驗室初期啟動階段累計投入12億元,省市累計投入18億元支持兩大科學裝置配套工程建設。實驗室進入運行期后,省市建立了穩定的資金投入機制,用于保障實驗室運行。
“實驗室獲得地方財政大力支持,也要讓科研成果‘沿途下蛋’,推動一些能較快產生效益的應用研究平臺落地,回饋地方政府的投入。”東江實驗室研究員張雪熒表示。
“科研成果的‘沿途下蛋’,提高了財政資金效能。”惠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北如說,依托東江實驗室的科研成果,惠州市正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重離子醫學中心,讓百姓切實享受到高科技帶來的健康福祉。
強化政策協同,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共同托舉創新高地
各地在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提高財政、金融等政策協同性,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在廣東珠海,英諾賽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氮化鎵芯片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半導體產業建設研發周期長,公司在成立初期市場化融資并非易事。好在2019年、2020年相繼獲得珠海基金的2億元投資及珠海科創投的約8500萬元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研發。”英諾賽科集團首席財務官鐘山說,該企業目前已成為全球產能最大且是唯一能夠同時量產高、低壓硅基氮化鎵芯片的公司。
珠海市財政局副局長章革介紹,目前珠海市級政府投資基金總規模324.38億元,共投資子基金及項目121個,形成規模1057億元子基金群,支持項目共1059個,合計投資額達895億元,有效促進了各類創新要素和社會資源聚集。
近年來,廣東省落實創業投資后獎補政策,支持孵化器和地市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為科技企業提供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2024年省財政安排1.82億元,實施應收賬款融資獎勵,支持專精特新企業貸款貼息,支持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近日,江蘇省財政新增預撥1.96億元,加大制造業貸款貼息、科技創新首貸貼息、“設備擔”擔保費補貼等財政資金預撥力度。截至10月10日,已引導合作銀行向1863個企業(項目)發放各類貸款385億元。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表示,未來,要進一步發揮財稅體制引導經營主體經濟行為、調節經濟結構的職能作用,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加快生產力要素的流動,積極釋放新質生產力效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邁向新臺階。
億萬職工的網上家園
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ydlpxf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